四種股權激勵的思維陷阱,你踩坑了嗎?
2020-01-10 來自: 山東勝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. 瀏覽次數:501
01
股權激勵,首先考驗的是老板能不能舍,有舍才有得,對經營管理者進行股權激勵,需要舍權利,舍利益,如果老板沒有這樣的胸懷,股權激勵不過就是一種形式,然而,又不可亂舍,舍的多不一定能得的多,中間需要掌握分寸一般分為四種情況:
1.才聚人散,老板不敢多給,導致激勵性不足,員工沒有斗志。
2.財散人散,老板大方,給員工很多,但是一次性得到太多,員工很容易失去干勁,一心只想過著安逸的生活。
3.財散人聚,這個是企業家想要看到的。
4.財聚人聚,理想狀態,很難達到,即使達到,也是不長久的。
股權激勵必須明確受益者的崗位價值,歷史貢獻,未來創造等。
如果只是隨意而定,會失去它應有的公平性,讓該獲得的人沒有獲得,讓不該獲得人得到不少好處。
讓踏實做事的人心寒,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?
1.沒有相應的崗位價值分析和績效考核機制,導致沒有可以量化的數據報告。
2.沒有健全的監管體系,管理機制,導致激勵對象通過投機取巧來獲得自身利益。
義指的是一種精神,利指的是物質財富。
現實中,很多企業認為實施股權激勵就必須要上市,事實上,上市需要為企業的股權進行改革,把有限公司變成股份公司,但是實施股權激勵不一定非要上市。
如果企業的發展只是為了上市,那么這個企業從一開始,命運就很難把控。
通常來說,很多企業上市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大幅度圈錢,如果只把賺錢當做經營的唯 一目的,往往就會欲速不達。
賺錢不是企業的全部,企業也不能忽視精神文化作用,否則這個企業是不會長久的。
企業要想走的遠,必須給團隊注入一種思想,導入一種文化,令公司員工做到上下同欲,這樣企業才能走的長遠。
要實施股權激勵,必須對企業有全局,長遠的規劃,企業老板需要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態勢,要考慮到股權不斷釋放會遇到的問題。
公司的成長分為初創期,發展期,擴張期,成熟期。
1、初創時期,企業沒有資源 資金 人才,這個時候,適合企業進行股權激勵的方式是在職股激勵。
在職股是一種虛擬股份,激勵對象擁有的股份只有分紅的權利,沒有所有權。
或者是注冊股激勵,這個是屬于公司的實股,需要到工商局備案的,但是,切記不可釋放超過1/3,創始人必須大于2/3。
2、發展期的企業管理者素質不斷提升,專業水平也不斷提高,老板則可抽身出來為企業做戰略規劃。
這個時候老板可以再次釋放一些股份給企業高層管理者,讓他們從小股東慢慢變大,成為公司的和新股東。
企業發展期,創始人的股份一定是相對控股,zui好是大于52%。
3、擴張期企業初具規模,開始迅速擴張,如果想要繼續實行股權激勵,吸納更多優 秀人才加盟,創始人可以進一步稀釋股份,控制在33%以上,這樣的比例可以當股東大會時對公司不利決定的一票否決權。
4、隨著企業發展進入成熟期,這個時候創始人的股份就不需要必須掌握在33%以上,因為這是企業已經實現了公眾治理,創始人不用擔心被搶班奪權,因為有三點可以保護創始人:公司章程、基金分析師、律師。
但凡成功的企業家,首先必須不貪一己私利,企業要讓精英們都享受到成功的價值,才能達到發展高峰。
你還在為股權問題沒辦法解決而犯愁嗎?
你是否有以下問題呢?
員工做股權激勵 退出機制如何設置?
找投資人融資時 公司如何合理估值?
合伙創業時 股權比例如何合理分配?
合伙人持有股份卻不出力 怎么辦?
我們現推出《勝藍股權問題一對一專家答疑》小產品,可電話,可視頻,可面談,真正幫您解決股權問題,歡迎大家前來咨詢,相信我們,也給自己一次機會!
添加微信了解詳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