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權激勵:勝藍股權丨你是否也以為股權激勵只是分錢?
2021-04-20
來自:
山東勝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.
瀏覽次數:144
大家都知道,做股權激勵有利于公司業績增長和市值增長。好的股權激勵計劃,是可以達到激勵對象、公司、股東三方面都獲益的效果的。
希望員工不要認為“這公司跟我沒關系,我就是打工的”。如果總以這種“打工仔”觀念來想問題,就沒有跟公司建立起一種生死與共的命運觀念。
而股權激勵主要的目標就是塑造員工價值,讓員工從心態上改變,與企業建立相同的思想與文化,這樣實施股權激勵才是有意義的。所以,股權激勵不僅僅是一種物質激勵,也是一種精神激勵、文化激勵。股權激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,股權激勵的對象一般都是公司高層管理者、核心骨干、技術骨干等,一方面,他們過去為企業創造了價值,需要獲得認同與肯定,另一方面,他們現在和未來也會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,需要不斷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能力,他們是公司寶貴的財富。股權激勵讓員工成為企業的“老板”,讓他們依托企業的平臺,實現自我創業的夢想。股權激勵的對象可以擁有公司股份,掌握一定的話語權,能夠參與企業發展方向等重大事項的決策,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行為,并真正為此負責。對員工來說,所有權的授予是一種控制權的激勵,也是無形的精神激勵,具有長期性和持續性。
一家企業的股份就是100%,不可能多,更不會少。當其他人占股50%時,則意味著你多只能占股50%。不少企業老板在給企業高管實施股權激勵時,總是一拍腦袋就決定,今天向總經理許諾給予10%的股份,明天來了一位副總,許諾給其6%的股份,后天又來了一位總監,又許諾給其4%的股份……此后一核算才發現不對,因為所有股份加起來早超過100%了!股權激勵的稀有性要求企業實施股權激勵要慎重,將股份設計成多少股,授予員工多少股都應計算清楚。建議不要以百分比許諾股份,否則,當股份被再次稀釋時,員工所擁有的股份也會同比例稀釋,占股比例會下降,員工感覺份額變小了,會有種被欺騙的感覺,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。分紅權是股權激勵對象基本的權利。股權激勵對象通過持有公司股份,獲得公司相應比例的分紅收入、增值收益。在公司相關章程以及法律范圍內,持股人也可以出售股份后退出,獲得其公司股份的全部收益。公司股份的價值并不是一成不變的,隨著公司市值的上升或公司凈資產值的提升等,員工手中持有股份的價值可能會隨之上漲,員工賣股退出也會獲得更高的現金回報。而如果是現金,隨著物價上漲,則會出現貶值現象。股權激勵的抗通脹性決定了它對員工來說更具有投資價值。股權激勵的財富效應體現在融資、上市時期。由于資本市場的杠桿效應,激勵對象持有的公司股份價值可能被成倍放大,財富效應也非常明顯。股權激勵的財富效應可以刺激激勵對象的積極性,但同時也要注意避免一次性激勵過多造成喪失斗志,致使員工坐享其成,不思進取。